從江蘇鎮江市區走金港大道,不到金鼎大道出口的時候,就能看到左手路邊“飛馳汽車工業園項目”的大拱門牌子。5月末的鎮江,高溫突如其來。而項目現場,也忙得熱火朝天,三天端午假期,工人們也沒有停歇。
一邊搶抓項目施工,一邊抓緊生產。作為國內首家生產冷藏車、保溫車、雞苗車、醫療廢物轉運車等特種車的專業汽車制造公司,鎮江飛馳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專用車搬遷擴產改造項目從一開始就被寄予厚望。而這一市級重點項目,8月就將迎來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試生產。
緊抓項目進度半年實現主體封頂
上周五中午11點半,正是烈日當空的時候,空氣被蒸騰的幾近40攝氏度,有停滯的感覺。記者站在項目工地現場,還沒一會兒,汗水就浸濕了衣服。見到趙丙良時,他剛收工準備洗手吃飯。在工地入口處的一個水池邊,滿池蓄水,被曬了一上午有了熱度,但在一身泥汗的趙丙良看來,卻是難得的清涼,他把一只兩升裝的藍色大瓶子放在一旁,舀起一勺水,澆在手臂上,使勁搓了起來。
趙丙良是工地上的裝修工,自去年底辦公樓及主要廠房等主體工程封頂進入內部裝修后,他就來到工地。為了按時完工,他每天早晨6點半就上工地,傍晚5點多收工。兩升裝的藍色瓶子,上午、下午各灌一瓶水,就是白天的飲水量。即便這樣,趙丙良也很少上廁所,“都被汗流光了”。
對此,項目部經理張曉軍笑著說,“這個天就算不做事,在外面都一身汗,何況在工地上。”對張曉軍而言,今年的情形顯然要比去年好得多,“去年夏天工地上還在做基礎,大家都是被曬得不行;現在好歹建筑封頂,大部分人都不用被曬了”。
張曉軍所說的建筑正是項目辦公樓和主要廠房,自去年6月全面開工建設以來,用了半年時間,6幢主體建筑工程便順利封頂。這其中,包含了張曉軍等一個又一個在項目一線的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為了保證項目進度,“我們春節只大年初一休息了一天。端午節也不例外,照常上班。”張曉軍說。尤其讓每天負責現場督查施工安全、質量和進度的他驕傲的是,目前一期工程已近尾聲,從沒發生過一起安全事故。
站在其中一幢最大的廠房內,約摸四層樓的高度,呈l型結構,屋頂做透光設計,“這主要是考慮到采光,也是為了節能環保。”張曉軍介紹,項目占地面積260多畝,總投資11億多元,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投資在4-5億元。
像這個聯合廠房,以后將分成制版、油漆和鋼構三個車間。目前,鋼結構主體廠房和辦公樓土建分別通過了驗收,近期也完成了主要設備招標采購工作,現正進行內部裝修、管網敷設、道路鋪設等工作,6月逐步開始安裝調試部分設備以及其他配套附屬設施等工程。
搬遷完成技改轉型升級國內最大專用車生產基地
鎮江飛馳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內首家生產冷藏車、保溫車、雞苗車、醫療廢物轉運車等特種車的專業汽車制造公司,公司主營業務為冷藏保溫運輸裝備和相關廂式類專用汽車的研發與制造,現年生產能力達2000臺(套),屬國內大中型專用車生產企業。
作為一家全資國有企業,2011年3月,公司在市國資委的精心指導和部署下,成功與戰略合作伙伴共同投資成立了鎮江飛馳商務車有限公司,正積極實現戰略轉型和升級,目前,商務車公司已經順利投產并快速發展,去年銷售額超過了2億元,總產銷量已經位列行業前三名。
按照市國資委的戰略部署,飛馳汽車集團正逐步實施“一體兩翼”的戰略布局,即以冷藏、保溫車為主體,軍用、特種車和商務車為兩翼的三足鼎立的發展格局。“馬上進入夏季,我們的生產也十分忙。”采訪中,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老廠區這邊,在6月30日前,還有300多輛車的訂單要交付。然而,僅以目前每月的產能來看,仍遠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等我們搬遷后,技改升級了,產能就會大幅度上升,產品質量也會有所提升。”他說,企業整體搬遷和技術改造,也將進一步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項目建成后,預計單班年產量達4000-5000臺(套),其中冷藏、保溫汽車3000臺(套),軍用和特種車1000臺(套),商務車1000臺(套),雙班產能達到10000臺(套),同時,將大幅度提升產品品質,并將成為國內最大的專用車生產基地。
一期項目建成后預計年銷售額將達到12億元左右,利稅將超過2億元,全部達產后將實現銷售額20億元以上,利稅超過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