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的車市回調中,商用車首當其沖陷入負增長。作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商用車市場在今年復雜的宏觀經濟走勢下,全年同比負增長已成定局。其中,半掛牽引車截至11月共生產18.89萬輛,同比下降38.54%,市場表現之慘淡,與年初行業的預期形成巨大反差;載貨車截至11月共生產121.90萬輛,同比下降14.24%,表現雖不至半掛牽引車那樣狼狽,但也是近幾年中國汽車市場增長的最低點。
2011年上半年影響市場的因素很多。2010年年底市場的“超買”行為,透支了今年的部分需求;國家執行越來越嚴格的燃油消耗量限值,影響部分車型進入市場;銀行不斷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一方面影響個人和企業貸款購車,另一方面影響基建工程的開工建設,從而影響對工程物流類車的需求;燃油價格一直處于高位,用車成本較高;相關優惠政策退市,對輕型車市場造成很大影響;去年市場大躍進式的增長,導致基數過高,今年利好因素相對不足,使產銷同比大幅下降。
2011年中,很多企業已經解決了因為燃油標準導致新產品不能上公告的問題;去年超買現象對今年市場的影響已經逐步釋放;出臺了下調過路費和提高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等政策;下半年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全面開展,以上均是利好信息,但仍缺乏一個強勁動力促使市場觸底反彈,導致下滑趨勢延續至年底,市場整體呈現出一片消極態勢。今年的市場下滑已成定局。
半掛牽引車月度產量走勢分析
經歷2010年年底市場的“超買”之后,2011年市場被透支的影響直接體現。1月,牽引車生產1.29萬輛,同比下降53.93%,年初一季度市場既現低迷,雖然隨著“超買”影響的逐漸散去以及傳統銷售旺季的到來,3月市場有一定幅度上揚且同比降幅收窄,讓人們看見了些許復蘇的希望,但是進入二季度以后,我國的物流市場環境開始惡化、系統矛盾突出、瓶頸期顯現,牽引車市場深受影響,開始大幅下滑,至6月,降至全年同比單月最大降幅,至7月,降至全年單月產量最低值。
2011年6月,《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出臺,8月份,其對市場的拉動作用開始顯現,特別是對半掛牽引車的拉動尤其明顯,三季度末和四季度市場逐月反彈,但受制于二季度的低位拖累,使得今年“金九銀十”不明顯,尤其進入11月,市場又現下滑趨勢,《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的拉動作用已經完畢,市場回歸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