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2012年1月12日來的,每天要來回灑水二三十車次,基本上沒得休息時間。”2012年1月13日,來自大竹縣環衛所的開灑水車的饒師傅告訴記者,雖然累點,但為達城揚塵治理出點力還是值得的。據悉,由于前兩天的陰雨天氣,城區路面布滿泥漿,1月12日,市財政局和住建局分別從大竹縣和達縣調來3輛灑水車,增加灑水次數,全天候沖洗路面,增援達城揚塵治理。
在西外一賓館旁,記者見到2輛從大竹縣環衛所調來的灑水車,正勻速地向前開著,高壓水不停地沖洗著路面的泥漿,一陣陣水霧漫延開來,路面漸漸露出本來泛白的顏色。剛沖洗過的路面,與未沖洗的路面形成強烈的反差。但記者只短暫地停留了一會兒,就發現路上來往的車輛一過,剛沖洗過的路面就面目全非,又回到了起點。“唉,在陰雨天,這種情況經常發生,我們只有重新沖灑一遍。”饒師傅嘆了口氣。
據市環衛處機械化作業所所長王開明介紹,由于城區沖洗面積有200萬平方米,而市環衛處只有9輛灑水車,真正可用的只有7輛,但也常出這樣那樣的毛病;另2輛車已有10多年車齡,基本上處于報廢狀態,經常出故障。因此,在我市全力打響城區揚塵治理攻堅戰的時刻,這些灑水車顯然已不夠用了,顯得有些“老態”。特別是在西外新區,前兩天下雨,過往車輛和大型貨車車身糊滿了泥漿,一路拋灑在路面上,增加了沖洗難度。“所以,這次從大竹和達縣協調了3輛灑水車來增援達州西外新區。你看嘛,這邊才沖洗完,那邊又糊起泥沙,沖洗效果不明顯,費力不討好。”王開明有些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