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安全問題是今年兩會的一個熱點,全國人大代表、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進巔已連續三年遞交校車議案。
李進巔表示,目前校車推進,需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錢從哪來,二是如何管理,三是司機培訓。李進巔表示,今年他遞交的一份建議是,《加快中小學乘坐專業校車的進程》。
針對國內一些人士認為中國的校車標準應該與發達國家看齊,李進巔表示認為完全照搬國外也不行,比如農村的道路條件就沒法跟人家比,他認為“中國式校車更現實一些”。
為了撰寫這份建議,李進巔到一些地方進行了調研,包括大連。按照李進巔的調查,中國專業校車缺口達到100萬輛,資金投入需要3000億元,這還不算每年每輛校車需要大約10萬元的運營費用。
李進巔認為,錢從哪來、如何管理和司機培訓,這是目前加快推進校車的三個難點。
很多地方政府資金緊張,短時間內拿不出這么多錢。李進巔建議,可以采取補助的形式,或者在稅費上進行減免,或者享受一下公交車的待遇:讓買得起、用得起、坐得起。
校車管理方面,李進巔建議建立省級的校車管理中心。統一買車,保證校車質量;統一標識,讓百姓都知道這是校車;統一收費標準;另外就是統一駕駛員培訓,讓他們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識等。
校車司機培訓目前也是非常緊迫的,李進巔說,100萬輛車,需要100萬名司機,這么多司機,都需要a1駕照,就是開大客車的駕照,這個標準有點高,培訓起來太慢了,這個標準應該適當放一放。特派北京記者王繼富王琳孫曉明攝影記者杜日海資料曙光將在大連建校車生產線
在大連的“汽車城”規劃中,曙光是在大連投資建廠的三大汽車企業之一,并且有校車生產線。
今年3月1日開學前,大連保稅區從曙光訂了15輛校車,負責當地小學生的接送。
李進巔介紹,曙光是國內最早進行校車生產的企業之一,2007年就已經與遼寧省公安、教育等部門合作,推出了黃海校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