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政策變化、材料繁雜,在深圳辦理校車許可證幾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讓學校經辦人苦不堪言,而從7月提供辦理材料至今,深圳市竟無一所學校拿到校車許可證。
十五種材料、六七趟跑腿、數百張照片,足見校車許可證辦理手續之繁雜。不過,倘若從審批者的角度看問題,就會發現,辦理校車許可證要求如此完備的申請材料,既非多余,亦非刁難,實乃深圳市情使然。市教育局今年初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深圳共有校車3547輛,每天有近20萬名學生乘校車上學,其中民辦學校校車占總數的88%,而原特區外寶安、龍崗、光明、坪山、龍華、大鵬六區(新區)校車占總數的72%。民辦學校不但校車質量堪憂,而且人員流動頻繁,加上原特區外道路交通情況復雜,即便所需材料全部備齊,審批者在頒發校車許可證時,恐怕仍不免心存疑慮。經辦人盼望簡化手續可以理解,但審批者謹慎從事似乎并無不妥。當然,從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和行政審批效率的角度,負有聯合審批之責的交警、教育和交通三部門更好地加強溝通協作,也不是一種苛求。
記得2011年底,市交警局相關負責人曾經透露,深圳校車未來擬走專業公司運營的道路,有望由專業公司統一管理,財政補貼支持運營,具體辦法在商定中。可惜至今沒有下文!與其說人們盼望在校車許可證審批方面來個“深圳速度”,不如說人們更盼望在校車改革方面來個“深圳速度”,進而從根本上解決近20萬學生每天上學往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