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城西光明街與西外環路交會處的西苑學校。一進校門,一座4層的新教學樓和5層的新辦公樓矗立在眼前,它們都是今年暑期后投入使用的。“教室更加寬敞明亮,學習設施也更加齊全了。”該校八年級一班的學生胡敬澤高興地和記者說。
跟隨著胡敬澤,記者來到了他所在的班級。一進教室,一股暖意便撲面而來。“我們每個教室都有空調,在這里學習一點都不冷。”胡敬澤說,以往在舊校舍,冬天取暖只能在教室里生爐子,冒出的濃煙給大伙兒帶來了困擾,燒剩的爐渣也需要人專門清理。
記者在教室里看到,褐色的瓷磚厚實而有質感,硅藻泥的墻面平整光滑,可左右推拉的黑板更加方便教師講課,通透的大窗戶讓陽光鋪滿整個教室。在黑板的一側,還配有交互式電子白板。記者轉了一圈發現,實驗室、微機室、書法室、美術室、舞蹈室一應俱全。
“以前我們的教室和實驗室都是平房,窗戶小、不亮堂,冬天挺冷的。現在,教室寬敞明亮,電子白板代替了老式黑板,每個教室內電腦、數字投影機、音箱、電子監控等數字化教學平臺一個不少。按照學生人均享受的學習資源來講,這里比城市還多、還好!”西苑學校校長肖德克說。
在校園外側,5輛身穿黃色“外衣”的新校車停在路邊,十分顯眼。“這是學校在新學期開始使用的新校車,漂亮吧!”胡敬澤笑著問記者。因為西苑學校的學生大部分是農村孩子,從村里到學校還有一段距離,無論是騎自行車還是倒車都很不方便。這次投入使用的新校車,每輛校車都有統一標準,均配備了gps定位和全程監控系統,以便于實時監控。校車上還安裝了專用停車信號臂、安全報警器、專用學童座椅、安全帶等安全保障設施,為接送學生安全上下學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家住在夏村鎮胡家溝村,每天早晨坐著校車,不到20分鐘就到了學校,很方便!”胡敬澤說,以前他常常乘坐個體經營的校車,車主為了多賺錢,偶爾會有超載或者少停靠站點現象,有時就耽誤了上學時間。自從他乘坐新校車后,從未發現有過超載現象,而且逢站必停,安全系數更高,他覺得很安心。
·幸福背景
今年新建兩所學校增配67輛校車
夏村鎮、白沙灘鎮兩所學校因為年久失修,已經不適合繼續使用。2011年,乳山市決定新建兩座學校,并將夏村鎮學校的改造與城區西北部需規劃建設的學校統籌歸并。今年9月,西苑學校與白沙灘鎮九年一貫制學校正式投入使用。
兩座學校除設計數量充足的普通教室,還特別加強中小學實驗室、圖書室及體育、藝術、勞動技術等教育設施的配置。學校投入使用后,不但能滿足這兩個鎮的適齡學生入學需求,還能滿足附近區域的教育需求,使整個乳山的公共設施配套更加完善,布局更加合理。
此外,乳山市按照“政府購車、專業公司管理運營”的新模式,在去年投資1000萬元、一次性購置開通50輛新校車的基礎上,今年投入1200萬元,增配校車67輛。全市校車總運力達到原來的3倍多,學生乘車實行對車對座、一人一座,保證學生的乘車需求和安全。
教育部門與城市公交公司簽訂委托服務協議書,由公交公司提供校車服務,公交公司組織專門的校車服務車隊,在對校車進行服務管理的同時,接受教育部門對校車服務的指導和監管。
乳山還建立了校車管理信息庫,對校車相關信息錄入安全管理系統,建立校車使用學校和教育、交警及公交公司等管理部門的信息互聯網。新增校車全部安裝gps、車載監控系統,由教育、交警和公交公司聯動利用信息平臺對校車實行動態管控。